【一】走红始末:从街头炖锅到卤味顶流,靠烟火气圈粉
“大锅卤哥”曾是抖音炙手可热的街头美食博主,凭借一口巨大炖锅、飘香四溢的卤汁与“铁锅铲+豪爽话术”,迅速吸引数百万粉丝。短视频中,他总是顶着汗水、翻滚着肘子,配乐是极具生活气息的陕北民歌,评论区一片“隔着屏幕都香”。
不到一年,他不仅实现粉丝百万突破,还开起了同名门店,并通过抖音直播带货销售“卤味拼盘”、“真空装卤蛋”等产品。有人称其为“接地气版李子柒”,一度成为地方小吃IP打造的标杆。
【二】视频滤镜与“假沸腾”特效被实锤:卤味原貌不堪入目?
随着热度的升高,越来越多“探店博主”到现场实拍,结果却发现“视频里的香气可能是P出来的”。有技术型UP主使用画面分析软件,指出其短视频多使用“蒸汽滤镜”和“食物增色插件”。
多段未剪辑的探店视频显示,“卤锅根本没有沸腾”、“色泽黯淡”,甚至卤味边角处可见焦糊物质。原本被称为“卤油宝藏”的汤汁,在镜头下更像是反复翻滚的浑浊液体。评论区调侃:“骗我感情可以,别骗我味蕾。”
【三】实地探店视频流出:卤锅卫生堪忧,油汤回收再用?
更令人咋舌的是,“大锅卤哥”所在门店的卫生情况。在某视频平台一条高热度爆料中,网友实拍厨房画面:锅边堆满碎骨与肉渣,厨具交叉使用,厨房角落甚至可见老鼠屎状颗粒。
一位美食博主直言:“那锅不是卤汤,是历史沉积的化石汤。”更有爆料称,为节省成本,其门店经常将顾客剩下的卤汤回收再用,仅做简单过滤,继续下锅翻滚,“有的汤据说用了20天没换”。
【四】员工爆料内情:脚本安排、食材混用、互动摆拍
匿名前员工爆料:“大锅卤哥拍视频前会更换几块最新鲜的食材放锅面,镜头下方依然是老汤和回收肉。”据称,为营造“排队火爆”效果,工作人员会提前联系熟人扮演顾客排队或假装抢购。
此外,某次拍摄中一位探店主播想要看肉源证明时,被现场劝阻,“说这不是流程的一部分”。疑似内部微信群截图显示,团队安排每日“视频拍摄话术”,并精细分配“互动场面”和“镜头节奏”。
【五】“粉丝订单”背后:同款卤味工厂贴牌批发
据多个食品从业者透露,抖音售卖的“同款卤味”根本不是手工制作,而是委托第三方食品工厂统一贴牌生产,并进行冷链配送。“口味完全不一样,实际吃起来像普通真空卤货。”
有网友实测购买视频中推荐的“大锅卤猪蹄”,与街头现场吃的明显不同,包装袋上制造商显示为“某地速食企业”。多位消费者投诉“卤蛋腥味重”、“猪耳太咸”、“肉质发酸”,评论区不少差评被删除。
【六】食安检测通不过?监管介入调查制作车间
事态持续发酵后,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于7月26日突击检查“大锅卤哥”门店及其背后供应链公司,现场查出多项卫生违规:
-
炊具未消毒直接重复使用
-
冷藏环境温度不达标
-
食品留样制度缺失
-
调料区发现霉变老姜和过期花椒
目前,门店被责令限期整改,备案编号被暂停,网售平台部分链接也已被下架。监管部门表示,将继续追查其线上供应链是否合法。
【七】品牌连锁受影响:加盟商怒斥“网红人设连累门店”
随着“大锅卤哥”品牌在全国快速扩张,已有十余家加盟门店开业。但本次风波导致加盟商集体“被牵连”。
安徽一门店老板在美食论坛发帖:“我们本地店干干净净,食材按流程来,可客人说‘你们也是假锅’,简直被网红形象坑惨了。”有商家已准备向总部发起退货与解约申请。
更有网友扒出加盟合同条款:“网红名义不承担实际食品质量责任”,引发加盟商对品牌诚信的质疑。
【八】结语:热气腾腾的镜头背后,是流量裹挟下的真问题
“大锅卤哥”原本以接地气形象获得观众喜爱,但如今却因“滤镜欺骗+卫生堪忧+代工贴牌+摆拍话术”多重问题塌房,令人唏嘘。
在流量为王的短视频时代,烟火气不等于烟雾弹,真实才能撑起持久口碑。否则,当滤镜破碎,流量翻车,热锅里终究只剩一锅冷却的泡沫。
吃瓜网将持续关注“美食博主信任危机”专题,敬请期待后续追踪报道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吃瓜网 - 今日大瓜热爆料|黑料合集实时更新|吃瓜群众的第一现场 » 抖音美妆达人“苏苏不加滤镜”陷危机:滤镜造假、夸大功效、带货退款潮爆发